找到相关内容171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道之方法论

    显示其体性。今也是 依观察、思惟等作用,显示观慧的体性。三、指观察的具体活动说,这包括的内容很多。说到观,即是依所观的对象而起能观,以能观去观察所观,所有的观察方法,观察过程等等,同为相依相待的缘起。这在『般若经』中,曾分为五类:一、观,二、所观,三、观者,四、观所依处,五、观所起时。若离了这些,观 就无从成立了。所以,依于缘起的相依相待法则,才有内心的思惟与考察的中观。  再说中论。论有两种:一、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0742332.html
  • 佛教女性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

    一支庞大群体力量,合理而善巧地发挥其作用,将对我们佛教的自身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。 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,没有慈悲心,可说不成其为佛教。从佛教缘起法来看,世间万事万物不仅有相依共存联系,在缘起性空的...多么需要佛教慈悲、清净、平等的爱心,去化解众生心中的自私、贪婪、仇视、凶杀等罪恶心理,去净化人们相依共存的宇宙环境!  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,我们佛教的女性,力求从自我做起,从当下做起,加强自身建设...

    大 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451587.html
  • 禅荷一味

    全部养分贡献给泥土里的莲藕,身虽愈瘦,根愈肥,你靠着我,我依着你,相依为命,偶尔有几根荷梗用尽毕生精力支撑几片残叶与风雪叫板:“凭我志梗硬,任你风雪吹,立在冻土里,来年更丰美。”世人画雪梅甚多,吾人...荷塘飞雪》《相依图》,除荷之外,何曾有我,除心之外,何曾有荷,心荷俱遗,禅乎!荷乎!通过观荷画荷,我深深感悟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,艺术是宇宙人生真谛的外现。莲荷是没有语言情感的无情众生,需要有情之人去表现...

    刘墨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1354530.html
  • 妙云集书摘——中观今论自序

    怎样的依世间褔智事行的进修而能悟入真性、契入真性而能不废世间的福智事行。无论是理论、实践,都要贯彻真俗而不相碍。依中观者说:缘起法是相依相成而无自性的,极无自性而又因果宛然的。所以,依即空的缘起有,安立世间事相,也依即有的缘起空显示出世。得这真俗相依的无碍解,才能起真俗相成的无碍行。所以菩萨入世利生,门门都是解脱门。缘起法是“处中之说”,不偏于事,不偏于理;事相差别而不碍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2269026.html
  • 藏传因明学(四)

    凡是物,尔之能生,皆应为尔因之性相故,物之因分为二种,谓物之亲因(直接因)及物之疏因(间接因)。物之亲能生为物亲因之性相,而物之前刹那生者,为其相依(事例)。物之疏能生(间接能生),为物疏因之性相,而物之前刹那生起之前刹那生者,为其相依(事例)。以此类推一切物之亲因和疏因。复次,物之因分为二种,谓物之近取及物之俱生助缘。主要能生物自身之质流,为物近取之性相,而成为物因之所作,为其相依。非是物自身之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3238408.html
  • 龙树辩证法底基本特征

    。反对孤立的看法而和现象的互相依待增上相应。龙树认为宇宙万有都是在相依相待的条件下而存在,相依相待的存在和生起,就称为“缘起”。但龙树谈缘起,其内容不尽与早期佛教相同。早期佛教谈缘起,只说明宇宙万有互相依缘而有而不去穷源究委。龙树相依相待缘起的辩证法是对已有的数论、胜论、尼犍子、顺世派进行意识形态斗争过程产生的,阐明宇宙万有都是待各因众缘会聚而存在。它指出没有某些东西是由同一原料产生的象数论学派S...

    虞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3838127.html
  • 身念住

    体验身息相依:分别出入息在身体上、中、下三地段的松紧,注意力盯在出入息三个触点,叫做「寻」,注意力向内不向外,自然不费力地安住于出入息,叫做「伺」。  四.体验身行调伏:体会息细身轻安,外六尘(色、声...在这个触点上感觉。  体验身息相依  吸气感觉外面的空气凉凉的吹进身体里面;呼气感觉里面的空气稍微温温的从这个鼻头附近吹出去。  注意力完全专注在鼻头上,感觉吸气的时候鼻头紧;呼气的时候鼻头松。当我们...

    张大卿 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2048808.html
  • 禅心絮语

    法门,调息调心而已。  妄念起时,不要求灭,妄念去时不随追逐,念起念落,任他往来,只以心息相依法门,调制妄心,慢慢身心就会软化清净,久坐必有禅,就是这个道理。  我现在这么讲,你们照样打坐,一点也不...管他,妄念调息互为融合,自然就做到心息相依,就是这么一呼一吸,内心清纯绝尘,毫无隔碍。  真正达到心息相依,大脑皮质就自然得到抑制休息,身心自然就净化转化,自然心平气和,烦恼妄念,自然就不起现行。不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5143964.html
  • 缘起无我的现观

    记忆和反应中和合相依所虚拟的缘起如幻我,虽然其中没有主宰性的我,却也可以建立假名无实的我,作为表达、沟通的工具。   识无我   再来观察能够觉知外境、身心的观察者到底是什么,它似乎就是不生不减、不增不减,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在那里的“真我”。   仔细地观察,能知觉和所知觉互为依存,不可分割,能知觉的“我”也只不过是根尘识和合相依之中虚拟的缘起如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0457464.html
  • 佛教的科学观

    理解的产物,而佛陀的缘起观是将缘起了解成为idappaccayata (相依性),idappaccayata (相依性) 除了破除自性见而主张缘生的当下是寂灭之外,也是一种“多重因缘观&...rdquo;的说明,除了是对于缘起流转的说明之外,终极而言,是为了透过idappaccayata (相依性) 来说明事物存在的寂灭性,也就是为了说明“此无故彼无”和“此...

    赖贤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0366896.html